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造句大全 成语造句大全
成语积累的好处_成语积累的好处文案
ysl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积累的好处_成语积累的好处文案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成语积累的好处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每天坚持学成语的好处2.写作文时用成语的好处3.坚持成语诵读的好处是什么4.阅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成语积累的好处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每天坚持学成语的好处
2.写作文时用成语的好处
3.坚持成语诵读的好处是什么
4.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使用成语有什么好处
5.多积累一些词语成语对写小说和提升自己的文笔有用吗?
6.积累运用成语的心得体会
每天坚持学成语的好处
“成语”这一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也是现代汉语中词汇的精品。学习成语,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我在《润物细无声——在生活中教孩子学成语》(参见小学教学版我的帖子《家长能为孩子作文做点什么?》)中,介绍了成语学习的十种价值。不过,它的主要价值则体现在积累语汇,学习语文,学习作文和学习文言文方面。
我们可以来算一笔粗帐:假如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学成语,就算平均每天只学一条,等到其小学毕业时,大概可以掌握3000条成语。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它远远超过了我们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成语掌握水平。即使学上两三年,也可以积累一千条左右的成语,同样是十分可贵的。
学好成语,的确非常重要。这一点我太有体会了。可以说,我高中时候看成语词典,学习成语,对我的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当时,为了高考,我买了一本成语小词典(那时能买到的成语词典品种很少),把它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学习。包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也不忘看上几个,背上几个。后来,这本成语小词典变得很破烂了。我的成语功底主要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它对我积累语汇,学习语文,学习作文和文言文,都是功莫大焉。在我大学毕业后当老师教语文时,在我做出版社编辑编书时,它的作用也依然可见。后来我为人父后,它的价值又体现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上。当我参加浙江省第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结业时,我写的其中一篇论文,就是《润物细无声——在生活中教孩子学成语》。后来,我在一个小学生托管辅导班和夏令营里,专门开设了成语游戏课(参见《一个成语游戏课的教案泄密》),教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学成语。参加过课程的学生们成语积累的情况著显提升。托管班里有一位语、数、英各科成绩都很出色的三年级女孩,在语文考试中,其中做一道成语填词的题目,她(没有参加成语课)大部分都做错了,或者根本做不了;但让我们成语班的二年级同学来做,大部分都做出来了。差距太明显了。学过和不学过就是不一样。
本来我打算这个学期开设学习古诗词、成语课的。后来听取家长的意见,为了不让孩子们周末的负担太重,我就放弃了这个计划,而是把它的内容分解到了作文课和阅读课中。在每堂作文课和阅读课上,教孩子们学习两个成语。平时则要求孩子们自己在家里每天学习一个成语。这个计划的实施,对孩子们的意义重大。许多孩子因此树立了学习成语的意识,慢慢养成了积累成语的习惯,懂得了学习成语的有效方法,还学会了做学习笔记。有好几位同学至今仍在坚持每天学一个成语。
写作文时用成语的好处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坚持成语诵读的好处是什么
1. 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使用成语有什么好处
如果把汉语汉文化比作璀璨的星河,那成语就是这星河里一颗十分耀眼的星星!成语大部分由古代相承沿用下来,或源自诗文典籍、神话传说,或取材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来自民间口语,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格,蕴含着民族思维习惯和智慧,是我们汉语汉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
因此,了解并灵活运用成语,也许正是中学生学习民族语言、了解民族文化、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的“终南捷径”。而如何将成语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就是语文教师们的责任了。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成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成语文化的熏陶也不应拘泥于语文课堂。但相较于其他领域的应用,成语对语文教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相较于其他部分,成语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更广泛深刻。
2. 写作文的好处长大后你就会知道这对你今后的写作(有时要写些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不会语无伦次~明明想说什么却表达不出来或是表达得很不顺这样~ 在此我告诉你一个技巧 写作文的方法技巧: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
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
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
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
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
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
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
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
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
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
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 *** 的绝症,作文的前。
3. 作文中词语的重要性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
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使用成语有什么好处
坚持成语诵读的好处是懂得了学习成语的有效方法。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让孩子领略中华文化的美,同时也能成就孩子,为孩子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家长要培养孩子读古文的习惯,诵读古文,受益终身。
多积累一些词语成语对写小说和提升自己的文笔有用吗?
如果把汉语汉文化比作璀璨的星河,那成语就是这星河里一颗十分耀眼的星星!成语大部分由古代相承沿用下来,或源自诗文典籍、神话传说,或取材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来自民间口语,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格,蕴含着民族思维习惯和智慧,是我们汉语汉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因此,了解并灵活运用成语,也许正是中学生学习民族语言、了解民族文化、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的“终南捷径”。而如何将成语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就是语文教师们的责任了。“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成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成语文化的熏陶也不应拘泥于语文课堂。但相较于其他领域的应用,成语对语文教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相较于其他部分,成语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更广泛深刻。
积累运用成语的心得体会
当然有,但是过多的堆砌会导致叙述的冗长繁杂,反而降低可读性,需要掌握好尺度。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提升文笔首先要做的是用简洁的语言精炼叙事,再慢慢进入复杂的叙述方式,遣词造句要精确,精准的语法比华美的辞藻更重要。
通过成语积累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
众所周知,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语中的精华,它寥寥几字,三言两语,却意韵悠长,耐人咀嚼。成语总是能把生动的故事、丰富的意蕴凝缩为短短的几字,如果学生在积累成语时能学习这种凝练表达、形象表述的方法,并把成语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那作文就不会出现内容空洞、表达罗嗦的情况,不会显得苍白无味。例如描写一个健康的老人,有的学生会写:“对面走来一个很有精力,看起来很健康的老人。”而掌握了成语的学生则会这样来表达:“对面走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语言的精炼,文采的差异,就体现在一个成语上面。正因为成语既言简意赅而又博大精深,所以积累成语在整个小学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成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却是现代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我把“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成语的主要阵地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累,课堂上积累的方法很多,如课前预习积累,即学生在预习中先画出懂或不懂的成语,通过查阅辞典、请教等形式达到熟记、积累的要求;课堂学习积累,即教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之时涉及到的成语或典故,学生可即时记录于课本或笔记本,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熟记积累;成语的归类积累,比如教学《珍贵的纪念》一文中描写鲜花的成语“五颜六色”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系列表示颜色的成语,如“洁白如玉”、 “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等词语。在学习《小猫钓鱼》中的“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后,可启发学生写出表示数字的成语,,如“十全十美”、“九牛一毛”、“丢三落四”等,总之,课堂教学中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模式和界限,教师可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
二、循序渐进 阶段性培养小学生成语积累
小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要根据认知规律合理地分出层次。不能让一个刚懂拼音、刚学写字的一年级学生就去硬记高深的成语。再优美的成语也要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消化。所以根据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大致给他们划分三个层次。就好比一个阶梯,让学生们沿着阶梯逐步上升。1、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积累简单的成语。并逐渐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造句。一
年级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将一些简单的成语抄写在本子上,然后用成语口头说句子,注意每句话一定要说正确、说通顺。二年级的学生除了将掌握到的成语抄写下来,还要用这个成语写句子。在把每句话写正确、通顺的基础上力求写具体、写生动,甚至可以将积累的几个成语同时用在一个长句里面。
2、三、四年级的学生同样要进行成语的积累。所不同的是,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要求他们积累较深刻意义的成语,加上部分谚语、歇后语,尤其是多积累成语为主。同样要求能用上积累的成语写优美生动的句子,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让其写一段话。除此之外,在每次积累的时候还必须要求背诵有成语的句子,并将句子默写在本子上。 3、五、六年级的积累应该以阅读为主。要求他们阅读大量的优秀文章,将好的段落记录下来,并在段落上圈圈画画,标注出其中的成语。还可以再次要求他们积累成语,将自己记得的成语默写下来,并要求理解意思,感受成语的内涵。 三、科学引导 授予学生积累成语的好方法
成语的积累不是单一的死记硬背,应该把读、背、记、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好的积累方法就是用心地阅读。而阅读的对象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培养学生广泛地阅读兴趣。各类书籍,各类文章都要去看。教会学生在每次阅读的时候:1、边读边划,划出好的成语; 2、边读边记,将好的成语、成语运用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有针对性地背、记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积累。当学生为了某篇作文的表达空洞而发愁时候,我们与其手把手地教他一句句地写,不如让他自己想办法。可以找来相关作文和资料,要求他认真阅读,并将里面运用到的成语背下来、记录在本子上,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这种方法适合于作文功底较差的孩子。一方面即可以帮助他写完作文,另外一方面培养他自己写作文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在完成作文时,之前积累的成语已经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 ?成语的积累其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平时听别人说话、看电视、出外旅游都可以吸收到不少好的成语,要教会学生将这些成语记在心中,及时地记录下来。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准备好本子也是必需的。最重要的是,用本子记录可以在不停地积累的同时,教会学生及时地复习,隔一段时间就翻看一下以前记录的成语内容,以达到不断巩固、熟练运用的效果。 四、轻松上阵 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 成语的积累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千万不能让学生觉得积累成语是一种负担。 首先,不能对学生布置的积累作业过多。我们要的是积少成多,而不是一天吃出个大胖子。1、每次布置的量要少,低年级最好限制在十五分钟以内。高年级的孩子也不要超过二十五分钟。2、不一定要每天都布置,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量适时布置。
其次,积累的内容不要千篇一律。在每个学期以一样内容为主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入其它一些内容。如:连续积累了几次成语后,可布置学生积累谚语或者名言。?第三,学生的成果要及时关心批改,对于有进步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奖励,对于马虎的,敷衍的孩子,更要及时地找其谈话,多鼓励,特别要大力地表扬那些将平时积累的成语运用到作文中的同学。
五、合理教学 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成语的讲解
每周抽出2-3次课前的时间在进行成语的讲解,在讲解课的前一天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外预习课文,通过工具书把成语的意思查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前把那些虽已查出意思却不懂得理解的成语提出来,供讲解时参考。对于学生提出来的成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讲解和训练方法。
例如,有些成语我们可以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来加以描述。像“弃旧迎新”一词,许多学生都从成语词典知道是“指人喜新厌旧”的意思,别看它的意思很明了,学生应该会容易明白才对。其实不然,许多学生只知道它的意思,却不懂得运用它,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深入去理解这个成语。教师在讲解这个成语时,可以从它的来源进行具体描述 ,即“以前旧社会一些有钱人把与自己结婚多年的老婆抛弃,迎娶新的娘子,比喻丢弃旧人,迎接新人,感情不专一。”通过这样形象的讲解,学生记忆深刻。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如:通过练习,使学生通过对比或在特定的语境下理解成语的意思,还可以通过近义、反义成语的对比来讲解和训练;采用造句的形式来讲解和训练;采用改错的方式来讲解和训练。还可以利用课前这段时间进行一些游戏或活动,如:成语接龙游戏等等。
总之,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极其重要,当然,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应把成语的积累与综合运用纳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并把它作为一向长期坚持、重点指导的教学任务。我相信,如果这项工作能做好,一定能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积累的好处”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积累的好处”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