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造句大全 成语造句大全

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

ysladmin 2024-07-19 人已围观

简介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1.急需成语 春联2.恒大地产75折,已购房的业主该维

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急需成语 春联

2.恒大地产75折,已购房的业主该维权吗?

3.从《世说新语》中产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

急需成语 春联

       牛背飘春曲

       鹊舌报福音

       人勤春来早

       草发牛更肥

       布谷迎春叫

       牵牛接福来

       草绿黄牛卧

       松青白鹤栖

       丑时春入户

       牛岁福临门

       春来紫燕舞

       节到黄牛忙

       将军爱战马

       农夫喜黄牛

       深恩红赤日

       忠实老黄牛

       岁首春到户

       牛年福满门

       欢度新春节

       高歌小放牛

       黄牛耕绿野

       猛虎啸青山

       牛耕芳草地

       鹊报吉祥年

       牛开丰稔景

       燕舞艳阳天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白头能做识途马

       俯首甘为孺子牛

       布谷声中闲人少

       牧歌曲里颂春多

       川原蝶舞翩翩好

       田野牛耕户户忙

       耕者有牛皆种地

       神州无处不欢歌

       户户厌恶大硕鼠

       家家喜爱老黄牛

       花开江左白雪尽

       春到人间黄牛忙

       花木逢春枝叶茂

       牛羊得草体膘肥

       腊梅花放雪将尽

       春水温升牛甚忙

       年丰人寿家家乐

       春到花开处处耕

       五岭莺歌又燕舞

       马叫并牛欢

       新春人唱黄牛赞

       丰岁诗吟白雪歌

       一曲牧歌传牛背

       无边柳色绿村头

       猪肥牛壮家增福

       食足衣丰民自安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效牛

       神州无处不放彩

       农户有牛喜迎春

       鼠报平安归玉宇

       牛随吉瑞下天庭

       鼠年不做官仓鼠

       牛岁甘为孺子牛

       鼠年谱就惊天曲

       牛岁迎来动地诗

       鼠去牛来辞旧岁

       龙飞凤舞庆新春

       鼠去牛来闻虎啸

       民殷国富盼龙飞

       鼠去牛来欣大治

       龙腾虎跃奋新程

       数声柳笛飘牛背

       无限春光亮马蹄

       数声牧笛传新曲

       四野耕犁试早春

       铁牛喘月平畴绿

       赤帜啸风满地红

       铁牛拖出满山宝

       茧手挖来遍地金

       为民当效黄牛力

       报国壮怀赤子心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闻老子再骑牛

       写完福字描春字

       迎到金牛买铁牛

       新春乐咏黄牛颂

       小院频传喜鹊歌

       新春喜作黄牛颂

       旭日高悬致富门

       有庆年头牛得草

       无垠大道马扬蹄

       玉鼠回宫传捷报

       金牛奋地涌春潮

       玉碗生光辉琥珀

       金牛焕彩耀星辰

       猪肥牛壮家家乐

       燕舞莺歌处处春

       子去丑来腾锦绣

       鼠归牛到竞辉煌

        诚心乐作人间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挺身勇灭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不知索取只知奉献

       勿问收获但问耕耘

       灭鼠消灾粮丰人寿

       养牛致富国裕家康

       喜看大地莺歌燕舞

       笑迎农家马壮牛欢

       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

       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鼠去牛来一元欣复始

       春明日丽万象喜更新

       喜鹊登梅百族迎佳节

       金牛献瑞万里笑春风

       乐辞鼠岁处处丰收乐

       歌颂牛年家家富裕户户歌

       鼠岁报佳音市场兴旺迎胜利

       牛年逢盛世香港回归庆团圆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刀两段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寸丹心 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一天一地 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

       一日之长 谓才能比别人稍强。

       一日之雅 犹言一面之交。

       一日万里 形容行动迅速,进展极快。

       一日万机 见“一日万几”。

       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 见“一牛吼地”。

       一手一足 比喻一个人或一人之力。

       一手一脚 见“一手一足”。

       一手包办 ①一人全部办理。②个人独揽。

       一反常态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不取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文不名 形容极其贫困。

       一心一力 同心协力。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 一条心。

       一心一意《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无二 同心共志,没有两意。

       一以贯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 理论贯通始终。

       一以当十 一人可抵过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一世之雄 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 讽刺意味。

       一本万利 用极少资本牟取最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一目十行

       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生一世 从生到死;一辈子。

       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矢双穿 犹一箭双雕。

       一代风流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式一样 完全一样。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

       一至於此 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於斯 同“一至於此”。

       一吐为快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 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年一度 谓每年一次。

       一年半载 约计时间之词。多则一年,少则半年。

       一行作吏 一经为官。

       一决雌雄 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一字一句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一字千秋 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一字不苟 一个字也不随便。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反复锤炼。

       一字长城 谓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一如既往 完全象过去一样。

       一走了之 谓不顾而去。

       一技之长 指有某种专长或技能。

       一花独放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 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 人突得高位。

       一见如故 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见倾心 一见面就产生倾慕的情感。

       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 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吠百声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男半女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一串骊珠 形容歌声圆润,唱时如一串明珠。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

       一邱之貉 见“一丘之貉”。

       一身两役 一人兼作两事。

       一身是胆 全身都是胆。形容极其英勇无畏。

       一佛出世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 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坐一起 犹言一举一动。

       一坐皆惊 见“一坐尽惊”。

       一坐尽倾 满座倾慕。

       一坐尽惊 谓满座皆惊服。

       一迎一和 一味迎合。

       一言一行 一句言语和一个行动。亦谓每句话,每个行动。

       一枝一节 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一板一眼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 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

       一卧不起 谓一病不愈。

       一事不知 见“一物不知”。

       一事无成 谓事业上毫无成就。

       一来二去 指经过一段时间逐渐产生某种情况。

       一些半些 形容极少。

       一呵而就 一口气完成。

       一呼再喏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众多。

       一呼百应 一声呼唤,人皆响应。形容接应的人很多。

       一知片解 犹一知半见。

       一知半见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一知半解 所知不多,理解肤浅。

       一物不知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谓知识尚有欠缺。

       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至公 见“一秉大公”。

       一秉虔诚 谓诚心诚意。

       一往而深 见“一往情深”。

       一往直前 见“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 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一命之荣 谓受任一官的荣耀。

       一命鸣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一命归西 见“一命归阴”。

       一命归阴 指死亡。

       一念之差 一个念头的差错。

       一念之误 见“一念之差”。

       一肢一节 见“一肢半节”。

       一肢半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一狐之掖 见“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 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贵的皮毛。

       一刻千金 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一波三折 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一波万波 见“一波纟毚动万波随”。

       一定之规 ①一定的规律或规则。②喻已经打定的主意。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 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一定不移 见“一定不易”。

       一官半职 泛指普通的官职。

       一空依傍 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一门心思 一心一意。

       一门同气 谓同门兄弟。

       一床两好 犹言一对璧人,谓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草一木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相情原 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 主观意愿。

       一柱承天 见“一柱擎天”。

       一柱擎天 ①一根柱子托起天来。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 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后用“一柱擎天”比喻能够独力担当天下重任。②泛指山势雄拔。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 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一面之交 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

       一面之款 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雅 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词 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

       一哄而散 亦作“一閧而散”。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 地散去。

       一閧而散 见“一哄而散”。

       一星半点 形容点点滴滴,为数极少。

       一眨巴眼 方言。一眨眼。

       一品白衫 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谓他日可以 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著白衫。

       一重一掩 谓山峦重叠稠密。

       一狠二狠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一般无二 完全相同,毫无两样。

       一针一纟泉 比喻细微的东西。纟泉,亦作“线”。

       一针见血 ①比喻言辞直截简明,切中要害。②比喻行动迅速果断,能立 见功效。

       一饥两饱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一脉同气 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脉相承 见“一脉相传”。

       一脉相通 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一脉相传 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 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脉香烟 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一席之地 铺一张坐席的地方。后多指一点点地方或一个位置。

       一病不起 谓卧病后日见沉重,终至死亡。不起,用作死的婉辞。

       一家一火 谓所有家当什物。

       一家一计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辞 同“一家之言”。

       一家老小 谓全家人。

       一家眷属 本指一家人,后以喻同一格局。

       一家无二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一纸千金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一纸空文 一张空头文书。指只是写在纸面上而不能兑现的条约、规定、 等。

       一现昙华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一接如旧 犹言一见如故。

       一而光 见“一扫而空”。

       一扫而空 一举扫除净尽。

       一乾二净 ①犹言罄尽。形容一点不剩。②形容整洁干净。

       一厢情原 见“一相情原”。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一败如水 形容大败,犹水泄地不可复收。

       一败涂地 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一唱一和 见“一倡一和”。

       一唱三叹 见“一倡三叹”。

       一唱百和 见“一倡百和”。

       一国三公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一偏之见 偏于一面的见解。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得之功 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 一点见解。常用作谦辞。

       一得之愚 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 杂下十八》。

       一贫如洗 穷得一无所有。形容贫困之极。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 氂,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毫不苟 犹一丝不苟。

       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毫不染 犹一尘不染。

       一望而知 一看便知。形容显而易见。

       一望无际 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十分辽阔。

       一望无边 见“一望无际”。

       一清二白 ①谓非常清白。②见“一清二楚”。

       一清二楚 非常清楚。

       一清如水 ①喻廉洁。②喻空荡荡无人。

       一视同仁 原指对百姓一例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厚薄,同 样待遇。

       一张一弛 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古时常以喻施政宽严相济;现 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紧有松,劳逸结合。

       一阶半级 指低微的官职。

       一阶半职 同“一阶半级”。

       一隅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 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一隅之见 片面的见解。

       一隅之说 片面的说法;偏见。

       一琴一鹤 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一斑半点 比喻极小部分。

       一场春梦 本喻世事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

       一壸千金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一搭一档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一搭两用 一物二用。

       一挥九制 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一挥而成 同“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 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 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迷山 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报秋 同“一叶知秋”。

       一落千丈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 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一朝一夕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

       一朝千里 犹一日千里。

       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

       一朝之患 突然发生的祸患。

       一栖两雄 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一跌不振 同“一蹶不振”。

       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

       一无所知 什么都不知道。

       一无所能 一点本领也没有。

       一笔不苟 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一笔勾消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一笔勾销 见“一笔勾消”。

       一笔勾断 同“一笔勾”。

       一笔抹杀 见“一笔抹煞”。

恒大地产75折,已购房的业主该维权吗?

       遇人不淑,识人不善的意思:这成语是用来形容女子的,表示自己的运气是非常的不好。识人不善和识人不明是一个意思,可以替换使用,表达的意思是自己看人的眼光有问题,女人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或者是女人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遇人不淑识人不善,这是两个成语,没有下一句。遇人不淑是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遇人不淑的典故有:

       名妓杜十娘虽身份卑贱,却一心相信世间还有真爱,在青楼中苦苦等待那个愿意为她赎身带她远走高飞的男人出现。在一天晚上的演出中,她与书生李甲一见钟情,坠入爱河。李甲系名门旺族之后,虽生活殷实,却也无法承担杜十娘昂贵的身价。面对这种情况,李甲开始逃避。

       杜十娘利用和青楼老板夜叉打赌的机会,将自己的积蓄交给李甲,使得他顺利为自己赎身。杜十娘满心欢喜地和李甲坐船回家,李家却对杜十娘曾是的身份耿耿于怀,不肯接受她们。李甲心烦意乱借酒消愁,遇到同学孙富。

       孙富早已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色,提出以高价买下杜十娘,李甲接受了孙富的条件。杜十娘得知此事后痛心疾首,她为自己穿好嫁衣,面对孙富的花轿,将自己积攒一生的珠宝首饰一一展示给李甲看。李甲此刻后悔不已,再想挽回时,杜十娘已心灰意冷地怀抱宝箱跳河自尽。

从《世说新语》中产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在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恒大率先做出了?营销革命?,重磅推出了?恒房通?这个软件。此外,恒大在疫情期间还推出了75折优惠,10000块钱就能够锁定房源,到期不买可以退还10000元。现如今,即使疫情的影响已经慢慢过去,恒大依旧在搞81折购房活动,恒房通软件售房最高佣金在3.5%。恒大地产75折促销,已经购房的业主应该不应该取维权行动?趣评给出的答案是不应该。第一,任何商品都不会只涨不跌,包括房子在内,恒大与购买者没有签订不降价保证书,没有违反合同,购房者就没有理由维权;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75折购房,还是81折购房,都是营销手段而已,本质上还是先提价再打折,不会影响已经购房者的利益;第三,疫情影响还没有彻底消失,购房者需要谨慎,所谓75折、81折都是噱头而已,买房的永远没有卖房的精。

第一,恒大并没有做出不降价承诺,或与业主签订不降价合同。已经购房的业主去维权,纯粹属于无理取闹。试问,哪有一种商品只能涨价,不能够降价?房子本质上也是商品的一种,只不过很多国人在过去的10年里面,经历了房价暴涨,无法接受房价下跌而已。不仅仅是恒大,任何房地产公司都不会作出房子不降价的承诺。只要合同上没有规定不能降价这一条,恒大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作出75折促销的活动,已经购房者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去维权。

第二,恒大所谓75折是营销噱头,并不是真的在原有价格上降低。房地产行业缴纳的各种税费,再加上买地、建筑、营销等成本,利润也就在10%上下。如果恒大真的打75折,岂不是亏被买卖?所谓的打折促销,不过是在涨价的基础上再打折。最终,购买者付出的成本不会比已经购买者低,甚至有可能更高。买过房的朋友,很多都曾经吃过所谓团购的亏。房产中介会宣传团购多便宜,但加上团购费以后,会真的便宜吗?也就是说,恒大的房子并没有降价?如此一来,已经购房的业主为何要维权?

第三,购买者要谨慎入市。在肺炎疫情之下, 手中握有现金才是王道。当然,如果是要购买自住房,选择现在买进也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是投资,趣评劝大家要谨慎。恒大的房子质量有目共睹,价格也不便宜。如此促销降价,说明其资金链非常紧张。其实,除了恒大以外,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在搞打折促销。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吗?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

       1、 难兄难弟

       含义 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故事说明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拓展这是一个有关兄弟的故事,让我想起另一对兄弟的故事来。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中秋夜击鼓传花取乐,贾政看了宝玉、贾环作的诗后说:“可见是弟兄了。……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想那古板的贾政也能玩幽默,实是不容。不过他老人家的幽默大概没什么人敢领会罢。

       难兄难弟一语,后来也多用做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例如元朝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中有语:“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不过读音大概是由第二声变为第四声了。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故事说明三国时,华歆、邴原、管宁被时人称为,华歆年称龙头,邴原居中为龙腹,管宁年为龙尾。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虽则如此,但两人的性格却不同。管宁高洁,一生不曾进仕;管宁则经世致用,功名累世。通过两件小事,管宁目睹了华歆捉金出看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拓展这个故事无非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很多人却因此得出华歆贪慕荣华、德行卑污的结论来,说捉金是慕金钱,看轩冕是慕权势,这却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华歆是个品行高洁的人。同是世说里的故事,有华歆送还礼品和顺路救人的故事,可见一斑。

       就拿割席绝交的故事来看,“捉金而掷”,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拾金不昧嘛。至于出去看过门的轩冕,这就让我们想起太史公笔下的刘邦和项羽,一个发出“大丈夫当如此”的感慨,一个发出“彼当取而代之”的壮语,这在太史公看来,是优点啊。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原文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故事说明李元礼就是李膺,东汉朝臣、名士,名气很大。《世说新语﹒德行》有载:“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很多人就是因为有李元礼的欣赏和赞誉,就因此声名大噪的。

       孔文举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孔融,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故也称孔北海。

       拓展孔融让梨的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就不消多说了。小小年纪的孔融去登龙门,真是不感小看呀。既然是龙门,求见者就必然多不胜数了,就必然遭到门吏的阻挠。所谓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啊。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小小的孔融,阎王也好,小鬼也罢,都服了他,偏偏一个不识趣的人,自讨了没趣。

       只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人确实大有人在。所以这句话也经常被用到,虽然是借用的判断句,但 “想必您小的时候肯定很聪明”这样现成的回答,却没多少人用过。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故事说明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

        拓展孔融十岁登龙门(拜访当时清流领袖李元礼),对人情看得很清;他的儿子八九岁,能坦然面对家庭巨变,对事故看得很透。让我汗颜的同时也让我顿生凉意。那样的清与透,在某中程度上大概是要一个时代的血与痛换来的。

        一直很喜欢世说,其实并不是因为里面的都是名士风流,更因为里面的早惠的儿童和率真的成年人,包括那些妇女。是恩格斯说的吧,大意是妇女和儿童的的生活状况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或者是说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解放程度。所以想,也许从这些孩子的言行中,最能感触到魏晋之风吧。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原文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故事说明殷中军,即殷浩,东晋人,学识渊博,善发议论,少时颇有名气。曾封为建武将军,取中原时战败,而遭免官,放逐至浙江信安。偕同者有其外甥韩康伯。韩康伯常中断殷浩的发言,私表议论。一天,殷浩见韩康伯又夸夸其谈,便出此语。

        拓展“拾人牙慧”亦作“拾人唾涕”或“拾人唾余”。宋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从其同义词“拾人唾涕”或“拾人唾余”来看,我并不认为慧是智慧的意思,而应该是一个通字。不过不说也罢。

       韩康伯经常打断舅舅的话,多多少少有些不够礼貌,且有些轻浮之嫌。殷浩吐此言,也不知道是划清界限还是在维权。此语出在文学篇是有缘故的。做文章是最忌讳抄袭的。古人有言:“大概著书立说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赋诗作文,都是自写胸襟。”亦作“拾人涕唾”。所以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写胸襟”。

       6、标新立异

        含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原文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故事说明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他常与谢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欢谈玄理,对《庄子》也很有研究。《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魏晋时期的士人多崇此书。晋代的向季和郭象曾对《庄子》作注。《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拓展标新立异,总该是一种创新吧。就这一点,就能折服多少人啊。在文学上,“自写胸襟”自然是一种高度,这种高度是要人慢慢地体味的,是需要理解和欣赏的,是以心以情以理慢慢浸染他人的心理的。而标新立异大多是一种智慧的突兀而出,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不容忽视且忽视不了的。  

       7、皮里春秋

        含义 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66条

        原文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故事说明在百度搜索皮里春秋的出处时,显示的都是《晋书*褚裒传》,其原文是“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殊不知“季野有皮里阳秋”最早是出自《世说新语》,《晋书》的很多地方就是取材于世说的。

        《晋书》中的桓彝,就是桓茂伦(字茂伦),东晋人。阳秋,即春秋,晋人避简文宣太后阿春讳,以“阳”代“春”。孔子作《春秋》,每每以微言含蓄着大义,故后世称其为“春秋笔法”。皮里春秋则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裁中,即指在内心进行褒贬。

       拓展在搜索这个成语时,出现得最多的是这么句话——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宝钗咏螃蟹诗中的一句。蟹肚里有黑、黄两种不同的颜色,以“春秋”指花色,“空黑黄”,就是花样多也徒劳的意思,因为最终难免成菜肴进人腹。这一句诗既新颖别致而又寓意深远,这也难怪有人因此说宝钗深有城府的。

       《红楼梦》里还有一回,也与此语有关。第四十二回“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写黛玉给刘姥姥取了个绰号“母蝗虫”。这“母蝗虫”真正形象恢谐,正如宝钗所言:“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由此看来,不唯宝姐姐善春秋,林妹妹在这点上也是不弱的。由宝姐姐一咏蟹诗来说宝姐姐城府深,是毫无来由的,人家分明是在批评螃蟹“皮里春秋空黑黄”嘛。词语出自《赏誉》篇,多是用来形容人的为人处世的。

       8、嵚崎历落(qīn qí lì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20条

        原文 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或云谢幼舆言。

        故事说明从这个成语的含义中并不容易看出这有什么“可笑人”,而且此语出自《容止》篇,好象并不搭边,不象形容容止的嘛。不过,成语的产生是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的,后来的含义通常有了改变或者引申,前者比如“难凶难弟”,后者比如“嵚崎历落”。从结构上看,应该是并列结构;从字面上看,“嵚崎”和“历落”的含义差不多,大概是差别大,距离大,有高低的意思。果然,单独查了“嵚崎”的含义,大概有下面四种意思:1、形容山路险阻不平。2、指崎岖的山路。3、引申指艰难险阻。 4、犹坎坷、困顿不得志。如此一来,也就能发出会心一笑了——是在说桓茂伦轮廓太分明,长得太有个性呢!

        拓展面目轮廓深,在当时大概是因为有胡人的血统吧?不是有人说那个时候不是五胡乱华么?用教科书里的说法,魏晋时期是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胡汉通婚已经很常见了吧?不过人们还是爱拿这说事。不过就有个不怕这种嘲笑的,那就是东晋豫章山寺的僧人康僧渊。《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条有这样的记载:“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康僧渊的祖先是西域人,长得高鼻梁深眼睛的人还受到别人的调笑,何况东晋名家桓家呢。不过,如果是这种鼻高眼深的长相,应该还是很英俊的呢。

       还是回到这个成语上来。“嵚崎历落”正是因为有这个崎岖不平,才有形容面目的轮廓和品格或才能的卓异出群。  

       9、黑白分明

        含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15条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故事说明稽中散即大名鼎鼎的嵇康,《世说新语》里也是有名的帅哥。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主持司法工作,以清当见称。

        白起,一般也很熟悉,是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封武安君,据说他瞳子白黑分明。人们认为,这样的人一定见解高明。表,是用来观测天象的一种标竿。玑衡,古代测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管,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竹管。

        拓展大帅哥,也是当时的一个偶像极人物,对自己的朋友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只是可惜小了点。又是对人物相貌的评价。魏晋人士非常看重人的相貌和风度,翻翻《晋书》,凡是提到名流,很少不提两句这人的容貌风的。魏晋时期,士大夫,也许包括整个社会,对男性外貌美的审美很普遍,相反,对女性的相对而言就弱些。不过奇怪的是,他们对男性的外貌美的追求是趋于女性化的。比如后世用来形容女子美的一些词,在世说里都是形容男性的。比如玉人、壁人什么的。这在《容止》篇里很常见。  

       想起小时侯听评书,里面称赞男生的相貌往往说:“眼见此人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四方阔口,豹眼圆睁,鼻如悬胆,目似朗星。端的一个好相貌!”但对世说时代的大众偶像来说,就该大大地改词了。就该改成:“眼见此人肤如凝脂,唇似点朱,面似月下白玉,腰如风中杨柳,口嘘兰麝,体溢芳香,端的一个好皮囊!”这话用在魏晋男偶像身上,很是恰当。不过若是用在貂禅MM身上,也无不妥。所以魏晋时期的美男子,如潘安、如卫玠,大概长得都是《红楼梦》里的宝玉模样。

       另外,查得汉董仲舒有《春秋繁露﹒保位权》:文中有“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句,故黑白分明最原始的出处大概是此。

       10、道边苦李

        含义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第4条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故事说明王戎,字浚冲,山东琅琊人,竹林七贤之一。王氏一族是有名望的大族,从他的亲族辈中,便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掌握著东西两晋的政坛,有“八王”之称,与同为山西名族的斐氏“八斐”并称。

       拓展在上面说过,魏晋时期,凡是提到名流,很少不提两句这人的容貌风的。世说是这么形容王戎的容貌的:“容眼烂烂,如岩夏电”这就是说他的眼睛光彩有神,应该是个很高的评价和描写。但这个两眼有神的小老弟——他是当时名流组合“竹林七贤”中老幺,在七贤当中,王戎的年纪是最轻的,他比山涛小二十九岁,比阮籍小二十四岁,比稽康小十一岁——却被哥哥们称之为俗物。世说记载:“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他所谓的俗,大概是因为节俭之顾。《世说新语﹒俭吝篇》就有四条讲的是王戎。除了“卿卿我我”这个成语来源于他和他妻子的故事外,还因为他的这些个俗。

       上面说的都是成年后的王戎。还是回到幼时的王戎身上来。王戎自幼便有“神童”之称。《世说新语﹒赏誉》第六条有这样的记载:“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果其不然,王戎在仕途上是很风顺的,后封安丰侯。“道边苦李”便是他被成为神通的一个小小的证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看问题不要光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说明了王戎能能善于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完全一个古代中国的神探柯南嘛!

       11、卿卿我我

        含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出处 《世说新语*惑溺》第35条

        原文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故事说明王戎事迹见前条。

        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这就是王戎为什么说“于礼为不敬”了。

        拓展《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卿字的相关注解是这样的:“古时夫妻或好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

        这个解释应该是从王戎妻子之后开始。其实。“卿”原来是官位名,“三公九卿”即是此意。后来成为男子美称——中国嘛,自古以来一直是个官本位国家,曾经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被成为“官家”呢,而封建社会里,执政掌权的官员们都是男性。再后成为帝王对大臣的称呼,电视里古装剧里经常出现的“爱卿平身”就是此意。再后来成为女子美称,这个大概也是有传统的——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总爱拿自己与帝王的侍妾相提并论,推己及人,帝王拿“卿”来称呼自己,自己就拿“卿”来称呼自己喜欢的女子,也过过阿Q式的皇帝瘾啊。这大概就是那个所谓的礼的由来吧。

       世说《俭吝》篇第三条记载:“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筭计。” 看这夫妇两相唱随的画面,就想起他家侄子王衍和侄子媳妇的事情来。侄子媳妇也是和王戎夫妻个性相似,据说出门总让随身的丫头带着可以检诸如牛分类的肥料,而王衍深恨其俗,把钱都不叫钱,叫“阿堵物”了。这又是另一个典故。所以卿卿我我这个词语产生与王戎夫妇,是再正常再美妙不过的了。

       王戎夫妻作为一对俗人,但却为丰富了恋人的词汇作出了大大的贡献。即使是革命志士,也向往着侠骨柔肠,也愿意与自己的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先生,在《与妻书》里就写过“意映卿卿如晤”句。其实,有哪份感情不是世俗的呢?即使说是超越世俗的情感,那也是世俗人才能拥有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神话故事里,不管是妖精,还是神仙,都向往人间的生活的缘故吧?

       12、蒹葭玉树(亦做蒹葭倚玉树或蒹葭倚玉)

        含义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后多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3条

        原文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

        故事说明蒹是荻,葭是芦苇,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比喻微贱、貌丑。玉树指传说中的仙树或珍宝制作的树,比喻品貌之美。

        夏侯玄,字太初,少时博学,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据传相貌英俊,与嵇康、潘岳等人同为魏晋时期的美男子。

        拓展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夏侯玄,初任散骑黄门侍郎,有次和皇后的弟弟毛曾并排坐在一起,就认为这是耻辱,因为太不相称。魏明帝很不高兴,就把他降为羽林监。

        不仅如此,仪容风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例如第23 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由此可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社会风尚。这就难怪夏侯玄宁愿得罪皇帝的小舅子,也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了。不过夏侯玄和嵇康、潘岳这些个美男子却没庾亮这好的命了。

       13、身无长物

        含义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节俭。后多用来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44条

        原文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故事说明王恭,字孝伯,出身于名门望族,为人清廉。他的妹妹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但作为皇亲国戚,王恭却从不以此自傲,而是以平等的心态待人,生活俭朴,赢得了世人的好评。晋安帝时起兵反对帝室,被杀。王大,王忱,小名佛大,也称阿大、王忱年龄相仿,但王忱辈份在王恭之上,所以王恭尊称王忱为长者。

        蕈(diàn),竹席。卿字的用法,在“卿卿我我”条中已有解释。六朝时,在对称中,也用于尊辈称晚辈,或同辈熟人间的亲热称呼。荐,草席。

        拓展这个成语带给我两点思考。

         其一,作为象王恭这般的当权者,应学王恭清廉贵峻,“身无长物”。

       和古人的身无长物相比,现代人对物质的需求欲望就截然不同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物质的需求和提升生活水平的欲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以身在要职,以权谋私,则不应该。这样的人该多想想陈老总“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话才好。

       其二,作为一般人的我们,也应该学王恭的简单节俭,“身无长物” ,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自古便有“俭以养德,静能修身”的说法。节俭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更是我们修身养性的途径。同时,它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一个人对待他周围事物的态度,不是玩世不恭,贪得无厌,而是懂得珍惜,甚至像王恭一样先人后己。

       14、竹头木屑

        含义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竹头与木屑,比喻细微的东西。后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出处 《世说新语﹒政事》第16条

        原文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故事说明陶侃是晋人是晋末著名作家陶渊明的曾祖父。由于他为西晋统治者“一贯尽忠”,被封为“长沙郡公”,拜为大将军,生活俭朴,爱惜时间,节约物资。当足,当做竹篙的铁足。撑船闲的竹篙,头部包上铁制的部件,就是铁足。陶侃用竹根代替铁足,既善于取材,又节省了铁足。他自己提倡节俭,也以此为标准取人。“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由此可见,陶侃的节俭是出于治理国家的需要。

        拓展这又是一个有关节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故事。不唯节约,还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意思在里面。这里只讲后面的一曾意思。

        竹头木屑,看似废物,可是善用者就可将它们化平庸为神奇。物且如此,何况人乎?世无弃物,人无废材!所以我们要宽容地对待他人,自信地对待自己。对人对事对物都不要怀厌弃之心,心怀坚忍,永不放弃。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扬长避短,远离悲观和沮丧,勇敢地面对各种磨难,把磨难变成天赐的良机。失意的时候,不妨长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好了,今天关于“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有关维权方面的成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