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

ysladmin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1.一鸣

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一鸣惊人成语故事

2.一鸣惊人是成语吗

3.一鸣惊人简介及详细资料

4.成语一鸣惊人出自于哪个典故

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

一鸣惊人成语故事

       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一鸣惊人是成语吗

       1、一鸣惊人成语故事:齐国的威王即位以后,起初只知道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一些大臣虽然反对齐威王的行为,但又不敢直接说出来。后来,有个叫淳于髡的人去见威王,对威王说:“大王喜欢猜谜语,我有个谜语想请大王猜一猜。”齐威王说:“好,你说出来听听。”淳于髡说:“有一个大鸟飞进我们的国家,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它不飞也不叫,您知道这是什么鸟吗?”齐威王哈哈一笑,“你这不是说我嘛!告诉你吧,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它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要鸣就一鸣惊人!”后来,齐威王迅速采取治理国家的措施,使齐国的力量很快强大起来。

        2、一鸣惊人的解释:“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那些平时没有特殊表现的人,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事情。

一鸣惊人简介及详细资料

       一鸣惊人是成语

       成语: 一鸣惊人

       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解释: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近义词: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反义词:默默无闻、 寂寂无闻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表现。

       结构:主谓式

       举例造句:他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真是英雄出少年!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成语一鸣惊人出自于哪个典故

       基本信息

        词目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的典故

        读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注音 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简拼 ymjr

        色彩 褒义

       

        结构 主谓式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也用于国家、集体

        释义 鸣,鸟叫。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很一般,突然做出惊人的事情。

        近义词 一举成名、一炮而红、一步登天、名满天下、不同凡响

        反义词 屡试不第、出师不利、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寂寂无闻、没没无闻、默默无闻

        归类 词语,成语

        年代 东周

        谜语 1.警钟(打一成语)2.闹钟(打一成语)3.一鸣惊人(打一字)谜底:鸽4.最大的叫声

        歇后语 半夜里放炮;楚庄王猜谜语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 鸣,不能写作"呜"。

        成语辨析 见"一举成名"。

成语辨析

        一举成名和"一鸣惊人";都含有"一下子就使大家全都知道"的意思。但一举成名表示"出了名";其途径仅为"做某件事";"一鸣惊人"表示"做出惊人之举";其途径不限于做某件事;也可指说话等。

巴林石 一鸣惊人 出处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成语示例

        1.《韩非子·喻老》: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

        2.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3.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玉祥想一鸣惊人 ,他来提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4.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一鸣惊人 ,实在是出乎意外。

外语翻译

        英语 to amaze the world with a single brilliant feat; to bee famous overnight; (Br) to set the world on fire; (Am) to zip across the horizon;surprise the people with one's first suess2. blockbusting

        日语 平凡(へいぼん)だと思(おも)われていた者(もの)が突然(とつぜん)目(め)ざましい成果(せいか)を上 (あ)げる

        俄语 с первых же шагов потрясти своими успехами

        德语 mit einem Erfolg die Welt überraschen

        法语 se faire soudain remarquer <s'illustrer soudainement>

成语典故 春秋楚庄王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1)莅政三年,无令发(2),无政为也(3)。右司马御座(4),而与王隐,(5)曰'有鸟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飞不鸣,默然无声(8),此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10);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11)。虽无飞,飞必冲天(12);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13),不谷知之矣(14)。'"处半年(15),乃自听政(16),所废者十(17),所起者九(18),诛大臣五(19),举处士六(20),而邦大治(21)。举兵诛齐(22),败之徐州(23),胜晋于河雍(24),合诸侯于宋(25),遂霸天下(26)。 庄王不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见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31)

楚庄王

        注释

        (1)楚庄王:(?~前591)春秋楚国国君,名叫熊旅,也作熊侣、熊吕。莅: 统治;统领。政:政务。

        (2)令:政令。发:发布;发号。

        (3)政:政绩。为,作为。也:"亦"表示同样。(4)右司马:按照古代左主政、右主兵的习惯,右司马一般指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官(时任楚国右司马伍举)。御座:君王座驾。

        (5)而:"来"表示目的关系。隐:精深;微妙。

        (6)止:停留;停驻。阜:阜山(一则说是普通的土山丘)。

        (7)翅:扇动翅膀。

        (8)默然:沉默。

        (9)名:名字。

        (10)将:打算。以:为了。长:生长。

        (11)观:观察。则:态度;准则。

        (12)必:必将;必会。

        (13)子:你。释之:放心。

        (14)不谷:"我"古代诸侯谦虚的自称。"谷"在简化前应写作"谷",指稻谷。稻谷可供人食用,引申为"美好""善"。不谷即"不善""不好"之意。《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

        (15)处:经历;经过。

        (16)乃:于是;就。自:亲自。听:听取。

        (17)所废:废除的(措施)。

        (18)起:兴办。

        (19)诛:诛杀。

        (20)举:推举;引荐;提拔。处士:隐士。

        (21)而:"因而;所以"表因果关系。邦:国家。

        (22)举:率领;带领。齐:春秋齐国。

        (23)败:击败;大败;打败。之:代词,代指齐国。

        (24)于:"在;位于"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河雍:今河南孟州市。

        (25)合:会合;集合。宋:春秋宋国。

        (26)遂:"终于,到底"表示最后的结果。(这里不能作"于是"或"顺利地完成;成功"解释)

        (27)不为:不因为。小:小事。害善:妨碍好事。

        (28)故:故此;所以。大名:好的名声。

        (29)蚤:指时间在先,和"迟"相对。见:通"现"。

        (30)功:成绩;劳绩;功绩。

        (3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或作"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文中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白话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而妨碍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过早显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战国齐威王的故事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者(1),齐之赘婿也(2)。长不满七尺(3),滑稽多辩(4),数使诸侯(5),未尝屈辱(6)。齐威王之时,喜隐(7),好为*乐长夜之饮(8),沉湎不治(9),委政卿大夫(10)。百官荒乱,诸侯并侵(11),国且危亡,在于旦暮(12),左右莫敢谏(13),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14),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15),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16),赏一人,诛一人(17),奋兵而出(18)。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一鸣惊人

        注释

        (1)淳于髡:人名,淳于,双姓。者:这个人。

        (2)赘婿:入赘的女婿

        (3)长:身长;身高。不满:不足;不够。

        (4)滑:狡猾,聪明。稽:通"机"机智;机灵。多:擅长。辨:辩解;辩论。

        (5)数:多次;数次。使:出使。

        (6)未尝:未曾;从未出现过。

        (7)隐:隐语;谜语,话里有话。

        (8)*乐:过度享乐。

        (9)沉湎:沉沦;沉浸。治:改正。

        (10)委:委托;委派。

        (11)并:同时。侵:入侵。

        (12)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国家存亡,危在旦夕。

        (13)莫:没有。谏:进谏。

        (14)止:停驻;停留。庭:庭院。

        (15)则:旧。已:罢了;算了。

        (16)乃:就。朝:召集;召见。

        (17)诛:诛杀,诛灭。

        (18)奋:发;派发。

        白话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这个人,是齐人的赘婿。身高不足七尺,聪明机智擅长辩论,多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统治时,喜欢话里有话,爱好过度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废乱政,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

相关人物

        楚庄王 (?-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伍举 (?~?),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封于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又称椒举(出自《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三》)。曾任春秋楚庄王时期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职右司马。

        齐威王 (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原为齐侯,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齐王。

        淳于髡 ,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具体生卒时间不详,然与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同时,略长于孟子,主要活动在齐威王和齐宣王之际。淳于髡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成语后记 争论

        本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对战国齐国的记载,但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隐语,然后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也顿然醒悟,脱口而答。

启示

        劝解要有艺术,不慢不急、不揉不刚,既要简明扼要达到规劝的目的,又要让对方自己考虑自身错在哪里。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而被劝者,要怀着理智的心态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规劝,不能死不认账,黑白不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对自己不是坏事。

       一鸣惊人_成语解释

       拼音:yī míng jīng rén

       释义: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典故

       春秋楚庄王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记载:"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今天关于“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简介”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